首页 >> 翅萼树科

韩长赋从中华农耕文明中汲取丰厚营养栽培菊苣

发布时间:2022-08-27 04:39:05 来源:唐河农业网

韩长赋:从中华农耕文明中汲取丰厚营养

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,也是幅员辽阔的农业大国。长期以来,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认识自然、改造自然的丰富经验。农谚就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交口相传、世代相袭,用以传授农业生产经验和生活感悟的谚语。它以精炼生动、质朴明快、富于哲理的简短语言,向人们揭示规律、传授经验、播种智慧,被喻为“农业哲理小诗”、“农业智慧的海洋”、“农业生产的百科全书”,是中华灿烂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,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。

农谚是对农业实践的经验总结,揭示了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。“春争日,夏争时,一年农事不宜迟”,“白露早、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”,“麦苗盖上雪花被,来年枕着馍馍睡”,“庄稼一枝花,全靠肥当家”,“水是田的娘,无水不打粮”,等等,都是劳动人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,反映了把握农时、利用气象、改进农艺的观念,体现了因时制宜、因地制宜、因物制宜的思维,揭示了对农业生产的规律性认识。

农谚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把握,体现了朴素的辨证法思想。“人靠地长,地靠人养”,“人误地一时,地误人一年”,“三分种、七分管,十分收成才保险”,“虫不怕,病不怕,就怕有灾不管它”,“今日人种树,他日树养人”,等等,都是劳动人民敬畏自然的体现,反映了顺应天时、善用地利的思想,蕴含着集约经营、精细管理的理念,揭示了华夏农业文明精耕细作的特征。

农谚是对生产生活的深刻感悟,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人生智慧。“一日之计在于晨,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生之计在于勤”,“人怕老来穷,稻怕寒露风”,“宁要一斗种,不要一斗金”,“树不剪不成材,子不教不成器”,“教子不离书,种田不离猪”,“地是黄金板,人勤地不懒”,等等,内容丰富多彩,富含人生哲理,揭示了农业生产认知对人生、社会的启迪与借鉴。

农谚根植大地,历久弥新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,长期以来,我国农民口口相传了很多农业谚语,语言生动但道理直白,我们干部也应该了解,最好熟记于心,这样就能更好懂得一些农业基本知识。这是总书记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“三农”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,也是对我们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明确要求。

当前,我国社会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,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;实现中国梦,基础在“三农”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;实现“四化同步”,关键要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“短板”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,既要借鉴世界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,也要继承发扬我国璀璨的传统农耕文明,学习前人智慧,汲取历史营养,把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与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有机结合起来,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。

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,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,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组织专家,在浩如烟海的农谚中采撷精华、科学注解,编辑了《农谚800句》。全书图文并茂,努力做到既符合农事规律,展示传统文化,又富有时代气息,利于社会传承。

华夏文明生生不息,中华文化薪火相传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置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进程中,手捧农谚国宝,品味前人智慧,相信广大“三农”工作者都能汲取到丰厚的营养,为“三农”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。

(本文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为《农谚800句》一书所作的序,题目系编者所加) (《农谚800句》一书已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)

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的现代通俗读本

——读《农谚800句》有感

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,引述了一些农谚,并要求:“我们干部也应该了解,最好熟记于心,这样就能更好懂得一些农业基本知识。”

为贯彻习总书记指示精神,普及提高广大农业干部的知识水平,继承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,农业部组织专家编写了《农谚800句》,韩长赋部长亲自作序,张桃林副部长主编。该书甫一问世,便受到农业和农村工作者的欢迎。

谚语,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,它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流传。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谚,传言也”。农谚是千百年来农民生产经验的结晶,它是没有识字机会的农民,将自己的经验主要通过“父诏其子,兄诏其弟”的口头相传的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的智慧表述,是农民自己“口写、口传”的“农书”。该书编者力求在众多的农谚中采撷精华,科学注解,编辑成像《唐诗三百首》、《宋词三百首》那样脍炙人口的精品,荟萃成农耕文化的时尚珍品。

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,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农业文化,繁衍出浩如烟海的农谚。但是,随着读书识字农民的增加,现代科学技术向农村的普遍推广,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途径增多,传统农谚的应用、创造和传承还有无必要?《农谚800句》的编者,为此作了深入研讨和精心选编,给予了颇有说服力的解答。

农谚的流传,遵循着“遗传和变异”的规律,即一方面世代相传,绵绵不断,另一方面又会在流传中失去旧的,产生新的。特别是有关星象的农谚,现在的农民种田已经不像古代农民那样,夜里露宿在田间的草舍里,抬头看天上星星,以定播种期。即使像“参不落,只管种”这样的农谚,还有老农记得,可新农民已不知道,也不需要知道它的内涵和意义了。这是旧农谚必然会消失的一面。新农谚的产生,往往因新作物的引种、新技术的应用自然地会被创造出来。

编者为此一方面按照天地人一体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思想,将全书分为气象篇、农时篇、农艺篇、农经篇四个部分;另一方面,编者又广采精编解放以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涌现的大量农谚,既反映时代特色,又使其发挥新的因时应世作用。在第一部分气象篇中,分别收录从云、风、雾、露、霜,从天象、物象等气象要素识别天气的谚语;第二部分农时篇中,按24个节气采编农谚,既便于指导农事,又利于学习节气知识;第三部分农艺篇中,包括种植业、园艺林木业、养殖业各个部分,又按种、肥、料、管等关键环节采集和注解,兼顾了指导工作和学习知识;第四部分农经篇中,过去的农谚书籍,偏重农业生产,疏于搜集农民、农村的谚语,此书的选编中,则处处考虑到反映和彰显时代特色和现实需要。同时,根据农业转变增长方式,走精耕细作的集约化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,农谚反映的精耕细作的优秀农耕文化,又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迪。

我们正在经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大变革,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。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,作为直接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食物的基础地位没变。尤其在人口众多、水土资源相对不足的中国,确保食物安全,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,必须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。5000年悠久历史,孕育出华夏优秀的农耕文明,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出领先世界的辉煌成就。今天要四化同步发展,加快推进现代农业,必须吸取前人的智慧,将现代生产经营方式、现代物质装备和精耕细作的优秀传统有机结合,大力发展有机农业、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,才能创造无愧时代的业绩。尽管随着工业化、城镇化、信息化的加速推进,传统的农(牧渔)民在消减,传统的农具农艺在消失,传统的村落在消亡,生态退化的困惑,食物安全的隐忧……农业的生态属性和文化传承功能日趋凸显。靠什么留住我们的良田美景绿水青山呢?用什么传承我们千年的农耕文明呢?拿什么寄托我们世世代代的乡思、乡恋和乡愁呢?《农谚800句》,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和警示。

农谚,作为来源于劳动人民口头流传的特殊的语言形式,它语言简练生动,寓意丰富深刻,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的,不仅是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,不仅对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启迪作用,对我们的社会生活,乃至于精神文化生活,也有着现实的启迪意义和积极影响。《农谚800句》中的不少农谚,就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古代、近代和现代中国农耕文化的文化创造,影响中华民族文化形貌和文化性格的形成,使不同地域的民族生成各自迥异的经济文化类型,镌刻下相应的民族精神文化特征嬗变的历史轨迹。

由此观之,谚语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对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一种实践性的总结,一种创造性的智慧和一种科学性的结晶,它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,也彰显了一个“民族精神的标记”。《农谚800句》中的大量农谚,多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和农耕文化的道德观、价值观、人生哲学和家国意识,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时代心声。

毛泽东同志在《反对党八股》里谈到如何学习语言时,首先提出“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”。并提出:“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,生动活泼的,表现实际生活的。”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,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人民群众的心声,也更有利于我们用群众易于理解、乐于接受的语言做好群众工作。《农谚800句》的面世,也许能为我们在新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,提供新的语言鲜品、文化食材、精神营养。

记者相信,会有更多农业和农村工作者喜欢《农谚800句》。(作者沈建华系农民日报社编委、江苏记者站站长)

变速换档操纵杆刚度试验机

传动轴扭转间隙试验机厂

空气弹簧爆破检测设备

5kN微机弹簧拉力试验机

衬套扭转刚度试验台1000Nm

友情链接